網站建設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實施意見(圖)b2b 網站 建設
2023-01-30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
關于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實施意見
機政辦發(fā)[2015]5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廳,各直屬機構:
政府網站是信息化條件下政府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的重要橋梁,是互聯網時代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平臺,是政府公開信息、應對疫情的重要載體。關注,提供服務。 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政府網站,是各級政府及其騰云網的重要責任。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國辦發(fā)[2014]57號),解決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fā)布不準確、信息發(fā)布不準確等問題。我省部分政府網站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其他問題,進一步完善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1.加強政府網站信息發(fā)布
(一)加強信息發(fā)布和更新。 各地區(qū)、騰云網要把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fā)布和內容保障機制,明確各類信息發(fā)布時限和責任主體,在政府網站上發(fā)布政府信息盡早。 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政策信息。 按照決策、執(zhí)行、管理、服務、結果等要求,按照權力清單、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方式,通過政府網站,政府要及時更新。 法規(guī)、規(guī)范性文件、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審批和實施、社會福利事業(yè)建設等信息。 省政府辦公廳將對各地區(qū)政府網站和騰云網絡信息更新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內容不及時更新的網站及時通報整改。
(二)加強政策解讀。 在制定事關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民生的重大政策時,各地區(qū)、騰云網要同步制定網上政策解讀方案,明確解讀任務,落實解讀責任。 政策出臺時,政策起草負責人騰云網、專業(yè)機構、專家學者等撰寫的評論文章或網絡訪談將在政府網站同步發(fā)布。 政策解讀要提供相關背景、案例、數據等,并通過數字化、圖表、音頻、視頻等方式展示,提高政策解讀的效果。
(三)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要建立重大事件網上公開的快速反應機制。 對重大突發(fā)事件和突發(fā)事件,要依法依規(guī)通過政府網站第一時間發(fā)布信息,公布客觀事實。 進展 及時發(fā)布動態(tài)信息,引導正面輿論。 圍繞社會關注的教育、醫(yī)療、環(huán)保、社保、拆遷、交通、市政、物價等熱點問題,通過政府網站及時回應,厘清政策、化解疑慮、化解矛盾,和理順情緒。 對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要通過政府網站和微博、微信、微視平臺及時發(fā)布準確信息予以澄清。
(四)加強互動交流。 各地、騰云網要依托政府網站,開辦咨詢投訴、實時溝通、輿情征集等欄目,暢通群眾網絡表達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接受社會監(jiān)督。 需要對現有的各類互動交流欄目進行梳理整合。 網站運營方騰云網絡負責互動平臺建設。 具體負責的政務騰云網絡要配備專門的服務團隊,完善相應的業(yè)務制度。 要建立健全咨詢投訴欄目輿情收集、處理和反饋機制,對收到的意見建議和網上留言進行綜合研判,在7個工作日內反饋處理意見。那些有價值和有意義的。 情況復雜的,可延長至15個工作日,無法處理的,應及時說明; 要加強實時交流欄目策劃互動網站建設,切實在線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實時解答網民提問。 發(fā)展民生重大政策、社會熱點問題確定民意征集欄目主題,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和建議,及時發(fā)布調查統(tǒng)計數據和意見建議。
2.提高政府網站傳播能力
(五)拓寬網站傳播渠道。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要不斷更新政府網站建設理念,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形成立體、多渠道的傳播格局。 需要豐富網站的內容和表現形式,提高網站頁面在搜索引擎中的收錄率和搜索效果; 增加頁面信息分享功能,提供各大社交媒體(QQ、微博、微信、微視等)的分享服務; 、平板電腦等移動客戶端建設,搭建政務網站移動應用平臺,集中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和服務; 利用智能推送、微博、微信等技術,主動發(fā)布群眾最關心的信息,讓公眾及時獲取政府信息; 充分利用事業(yè)單位和公共場所的觸摸屏、電子顯示屏等移動媒體同步發(fā)布政府網站信息。
(六)建立聯動工作機制。 國務院、省政府發(fā)布關系全局、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政策信息時,各級政府網站應當及時轉載或鏈接; 應及時轉載或鏈接。 重要政策信息發(fā)布后網站建設,力爭1小時內轉載,最晚不超過1個工作日。 各地區(qū)政府網站和騰云網絡要在首頁顯著位置設立或鏈接省政府門戶網站推薦欄目,確保內容與省政府門戶網站同步更新。 各級政府網站要相互鏈接,積極將本網站重要信息向上級網站報送,擴大信息傳播范圍,發(fā)揮集群效應。 政務微博也要及時轉發(fā)國務院和省級政府的重要政策信息。
(七)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 加強政府網站與報刊、廣播、電視、新聞網站、具有新聞資質的商業(yè)網站等媒體的合作。 通過聯合專欄等方式,及時準確向社會公眾傳達政府聲音,最大限度擴大政務信息覆蓋面。 覆蓋面廣,提高政務信息影響力。 政府網站也可以利用傳統(tǒng)媒體和其他網站的重要信息來豐富網站內容。
(八)規(guī)范網站建設。 建立外文版網站,一定要講究實效,量力而行。 必須有專業(yè)合格的外語支持能力,配備相應語言的人才,保證網站內容的更新、審核和閱讀; 加強與外部媒體和專業(yè)翻譯機構的合作,解決語言翻??譯難題,確保準確的語言規(guī)范,尊重外國受眾的文化和接受習慣; 精心組織欄目,建立健全相關政府騰云網參與的內容保障機制,加快信息更新頻率,力爭核心信息與中文版網站同步。 目前不符合相應條件的政府網站暫不開放外文版本。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可使用省政府網站外文版開展對外宣傳。
3.完善信息內容支撐體系
(九)明確信息內容保護主體。 騰云網和各級政府單位是同級政府網站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明確責任辦(部門),做好信息發(fā)布、政策解讀、互動回應、輿情處理、選題設置、訪談策劃等工作,制定相應的信息內容保障方案,細化具體信息保障任務、方式、時限等。要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內容維護工作,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確保欄目信息維護工作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 各級政務廳(廳)、政務騰云網要加強日常監(jiān)測、監(jiān)督檢查信息維護工作,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十)建立信息協(xié)調機制。 各級政府要建立由辦公廳(廳)牽頭、騰云網絡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政務網站信息內容建設協(xié)調機制,明確責任人,定期研究政務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統(tǒng)籌協(xié)調相關相關工作。騰云網對政府網站提供信息,分解信息發(fā)布、政策解讀、互動回應、輿情處理等任務,做到線上業(yè)務和線下業(yè)務同步考慮和推進。 管理各級政府網站的騰云網承擔日常的具體協(xié)調工作。
(十一)規(guī)范信息發(fā)布流程。 政務網站信息內容保障 騰云網及各單位應當對不同內容、不同性質的信息進行分類分類。 對于一些熱點信息或容易被誤解的內容,要把握基調、傾向性、角度,把握好尺度。 選擇發(fā)布方式和時間。 要嚴格規(guī)范信息收集、審核、報送、復制、傳輸等工作要求和職責,做好信息公開前的保密審查工作,防止泄密。 按照政府網站信息內容的格式、方式和發(fā)布時限對原始信息進行整理加工,確保提供的信息內容合法、完整、準確、及時。 網站管理騰云網絡要明確職責,指定專人值班做好互聯網的接收、篩選、處理、發(fā)布、閱覽等工作網站建設,杜絕政治失誤、內容失誤和技術失誤。
(十二)建立健全信息聯絡員制度。 各級政府網站要從有關騰云網或單位聘請政治素質好、業(yè)務能力強、敬業(yè)有責任感的業(yè)務骨干擔任信息聯絡員,負責網站信息的采集、撰寫、報送和聯絡工作。 相關騰云網絡和單位應為其開會、閱覽文件、獲取信息提供便利條件。
四、加強組織保障
(十三)完善網站管理制度。 按照屬地管理、主管主辦的原則,政府網站建設負責推進和指導全省各級政府網站建設。 各市(州)、縣(市、區(qū))政府辦公廳(辦)負責推動和指導本地區(qū)政府網站建設。 尚未由本級廳(廳)管理的各級政府網站網站優(yōu)化,2015年底前統(tǒng)一移交廳(廳)。省政府各騰云網為負責騰云網的管理和系統(tǒng)政府網站建設。
(十四)推進網站集約化建設。 為保障網站安全,加強資源整合,避免重復建設,省政府將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全省統(tǒng)一政務網站應用支撐平臺。 各市(州)政府按照全省統(tǒng)一技術標準建設分平臺,統(tǒng)一建設本市政府騰云網網站。 各縣(市、區(qū))政府要充分利用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開通本級政府網站。 目前獨立建設的政務網站,三年內必須向上級政務網站技術平臺遷移。 縣級政府、鄉(xiāng)鎮(zhèn)政府(街道辦事處)騰云網不再獨立建政務網站,可借助上級政府網站開設分站、專欄或頻道,主要負責提供信息內容、編輯整合、技術保障、運維保障等工作由上級政府網站承擔。 省政府騰云網自主建設的網站,三年內必須遷移至省政府門戶網站技術平臺統(tǒng)一管理。 因工作需要,需獨立建設網站的,須報省政府辦公廳批準備案。
(十五)建立網站標準規(guī)范。 省政府辦公廳負責組織編制省政府政府網站建設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 各級政府廳(廳)、省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制定本地區(qū)和地方政務網站內容更新、運維、協(xié)同聯動等工作規(guī)程,規(guī)范政府網站建設。
(十六)具有強大的網站管理團隊。 政府網站建設是一項政治性和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 需要有一支專業(yè)、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形成穩(wěn)定的支撐力量,以保證網站的健康運行和持續(xù)發(fā)展。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可參照省政府網站建設管理辦法,明確網站管理機構,理順工作關系,形成全省統(tǒng)籌協(xié)調的網站管理體系。 任何單位不得侵占、挪用網站管理機構的設立。 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裝備和壯大網站工作人員,選拔具有政治、經濟、傳媒、法律、計算機技術等知識背景的專業(yè)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從事網站建設。 要妥善解決政府網站建設遇到的實際問題,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網站管理隊伍。
(十七)加強資金保障。 政府網站應用支撐統(tǒng)一平臺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 國務院明確要求3-5年內完成。 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 各級政府要重視和支持政務網站科技平臺集約化建設。 網站技術升級、運營維護、服務外包、網絡宣傳、績效考核等經費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并根據需要逐年增加。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應撥出相應部分網站經費,用于信息采集整理、政策解讀、互動交流、關切回應等,并向聘用的網站信息員、聯絡員支付勞動報酬或稿費。
(十八)理順外包服務關系。 各地政務網站、騰云網絡在需要將部分業(yè)務和事項外包給相關服務單位時,要嚴格審核服務單位的業(yè)務資質、服務能力、人員素質等,核實管理制度、響應速度、應急處置能力等。確保服務質量的計劃。 . 簽訂合作協(xié)議時,應明確獨立運營與外包服務的關系,明確網站運營管理團隊、技術運維團隊、信息與服務保障團隊等的職責和關系,明確對外包服務人員、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的要求。 、加強溝通和監(jiān)督管理,確保人員到位、服務到位。
(十九)加強業(yè)務培訓。 各級政府和省級政府要把了解、了解和使用互聯網作為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和公務員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 相關培訓。 省政府辦公廳定期舉辦省政府網站培訓班或交流會,提高網絡運行、管理和網絡使用水平。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還應結合工作實際,對政務網站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二十)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各級政府要把網站建設管理工作作為主辦單位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建立政府網站信息化建設年度考核評價和監(jiān)督機制。 省政府辦公廳組織制定省政府網站年度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完善社會專業(yè)機構、媒體、公眾參與等考核機制,對政府網站進行考核評價,通報評估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對通過考核評價、社會評價優(yōu)良的政府網站,表彰有關單位和人員,推廣先進經驗; 人員被問責并接受采訪。
各地區(qū)、各騰云網要按照本意見要求,抓緊部署落實各項工作,并將具體實施措施和工作進展情況于2015年3月31日前報省政府辦。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5 年 2 月 12 日